2.2 量砂:满足数量的枯燥洁净的匀质砂,粒径 0.15mm~0.3mm。 2.3 量尺:钢板尺...
2.2 量砂:满足数量的枯燥洁净的匀质砂,粒径 0.15mm~0.3mm。 2.3 量尺:钢板尺,钢卷尺,或选用将直径换成结构深度作为刻度单位的专用构 造深度尺。 2.4 其他:装砂容器(小铲) 、扫帚或毛刷、挡风板等。 3 实验预备 3.1 量砂预备:取洁净的细砂,晒干过筛,取 0.15mm~0.3mm 的砂置恰当的容器 中备用。量砂只能在路面上运用一次,不宜重复运用。 3.2 对实验路段按随机取样选点的办法,决议测点地点的横断面方位。测点应选 在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际不该小于 1m。
6 实验记载 手艺铺砂法测定路面结构深度实验记载示例见表 T0961-1。 表 T0961-1 手艺铺砂法测定路面结构深度实验记载表
施工路段 实验规程 及办法 样品描绘 测点方位 桩号 横距(m) 1 220 K0500 1.2 225 215 机场高速公路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验规程》 (JTG E60-2008) 沥青路面 环境条件 实验设备 及编号 实验日期 温度 24 ℃
43将砂倒在地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做旋转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地向外摊开使砂填入高低不平的路外表的空地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并不得在外表留有起浮余砂
1 意图与合适运用的规模 本办法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外表结构深度, 用以鉴定路面 外表的微观结构。 2 首要检测设备 2.1 人工铺砂仪:由圆筒、推平板组成。 2.1.1 量砂筒:形状尺度如图 T 0961-1,一端是关闭的,容积为 25mL±0.15mL, 可通过称量砂筒中水的质量以确认其容积 V, 并调整其高度, 使其容积契合相关规定。 带一专门的刮尺,可将筒口量砂刮平。 2.1.2 推平板:形状尺度如图 T 0961-2。推平板应为木制或铝制,直径 50mm,底 面粘一层厚 1.5mm 的橡胶片,上面有一圆柱把手。 2.1.3 刮平尺:可用 30cm 钢板尺替代。
7 实验规程及鉴定根据 7.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判规范》 (JTG F80/1-2004) 7.2《公路沥青路面施行工程技术规范》 (JTG F40-2004) 7.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06) 7.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维护技术规范》 (JTJ073.1-2001) 7.5《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验规程》 (JTG E60-2008) 7.6《公路维护安全作业规程》 (JTG H30-2004) 8 需求留意的几点 8.1 摊铺时不行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且应按同一方向由内向外摊铺,尽可能将 砂摊成圆形。 8.2 装入砂的量砂筒必须在硬质路外表上悄悄叩打 3 次,以使砂密实。 8.3 铺砂法实验测验点应与摆式仪法测点和渗水实验测点方位一一对应。 8.4 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必定做好安全防范措施,身穿反光服饰。
式中:TD—路面外表结构深度(mm) ; V—砂的体积(25cm3) ; D—摊平砂的均匀直径(mm) 。 5.2 精确度要求 每一处均取 3 次路面结构深度的测定成果的均匀值作为实验成果,精确至 0.01mm。当均匀值小于 0.2mm 时,实验成果以0.2mm 表明。
4 实验过程 4.1 用扫帚或毛刷将测点邻近的路面打扫洁净,面积不小于 30cm×30cm。 4.2 用小铲装砂,沿筒壁向量砂筒中注满砂,手提量砂筒上方,在硬质路外表上 悄悄地叩打 3 次,使砂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一次刮平。 4.3 将砂倒在地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做旋转摊铺运 动,稍稍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地向外摊开,使砂填入高低不平的路外表的空地 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并不得在外表留有起浮余砂。留意摊铺时不行用力过 大或向外推挤。 4.4 用钢板尺丈量所构成圆的两个笔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均匀值,精确至 5mm。 4.5 按以上办法,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 3 次,3 个测点均坐落轮迹带上,测点 距离 3m~5m。对同一处,应该由同一实验员进行测定。该处的测定方位以中心 测点的方位表明。 5 实验成果核算 5.1 路面外表结构深度测定成果按式 T0961-1 核算: